
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、校友们、朋友们:
天不言而四时行。走过极不平凡的2020年,开启砥砺奋进的2021年。值此辞旧迎新之际,我们谨代表学院党委和行政,向辛勤工作的广大教职员工和勤奋学习的莘莘学子,向全体离退休老同志,向所有热切关注、大力支持学院改革、发展和建设的各级领导、各界朋友和广大校友,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!
回首2020,多少感慨在心里,几多豪迈在胸中!
这一年,是伟大祖国高歌猛进、砥砺前行的一年。中华儿女勠力同心、风雨同舟、众志成城、共同战“疫”,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,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、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;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推动高质量发展,扎实做好“六保六稳”工作,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,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,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,“十三五”规划圆满收官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;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,科学擘画了我国未来5年以及15年的发展新蓝图;北斗系统全球组网、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、“天问一号”进发火星、“奋斗者”号万米探海、“九章”算力全球领先、5G技术全面实现商用……一次次刷屏的中国科技创新实力,凝聚全球关注目光,让人感受到愈发强劲的澎湃活力。
这一年,是全体应科人锐意奋进、力博激流的一年。我们以坚守书写责任,以奋斗诠释担当,以实干成就梦想,迈出了应科人扎根老区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铿锵脚步,开启了应科人浓墨重彩、敢为人先、团结进取的崭新篇章。
——学院转设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。顺应国家推进独立学院转设潮流,江西省人民政府统筹推进,江西省教育厅、赣州市委市政府、江西理工大学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,学院朝着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迈出关键步伐,为优化赣州市乃至全省高等教育布局开启了新探索,为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,为续写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辉煌奠定了新基础。
——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。学院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,返校复学平稳有序,毕业生典礼如期而至;党建“三化”扎实推进,“一院一品”联动“一总支一品”,推动规范化党建迈向高质量党建;思想政治工作纵深推进,“书记面对面”“院长约吧”“三联系”等常态化机制密切师生,面对面互动、心贴心交流;党管人才工作进一步加强,高质量应用型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,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;辅导员专业化队伍工作体系得以夯实,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日臻完善,学生会深化改革“提质增效”,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活动惠民暖心,促进学生健康、多元、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全面构建;在校生规模取得新突破,新生报到率创新高,生源质量持续提高,学生考研录取率连年攀升,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不断提高;校友凝聚力与影响力日益增强,学院经济管理系2013级校友曾明强被共青团中央授予“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”称号,人文科学系2005级校友彭珍荣获全国“最美教师”称号。
——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。“金牌教师”培育计划全面实施,获批“新工科”专业2个、省教改项目6项;承办“2020年‘比优特’杯江西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”,学院办学影响力进一步彰显;全年学科竞赛立项81项,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38项,其中国家级特等奖2项、一等奖46项;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5项、省级35项;在第六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金奖,为全省唯一获奖的独立学院。
——科学研究成果平稳提升。立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,各类省级课题30余项;新增纵横向课题近50项,到帐经费近600万元;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,出版专著2部;获批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、软件著作权22项;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。
这一年,进步和惊喜几乎每一天都在应科上演。是每个应科人的心血和付出,浇灌出了这些丰硕成果;是各界朋友的关注和支持,催生了应科人一次次的突破和持续的开拓。
展望2021,梦想在不懈努力中精彩绽放,事业在砥砺奋斗中行稳致远!
同舟共济扬帆起,乘风破浪万里航。2021年,是学院转设后的发展元年,是学院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的开篇布局之年,我们将迎来建党100周年和建院20周年,让我们携起手来,脚踏实地、克难攻坚、奋发有为、逐梦前行,汇聚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,用责任和实干不断书写学院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,以优异成绩为党的百年诞辰献礼,为院庆增光添彩,为学院转型发展贡献力量。
衷心祝愿大家新年快乐,阖家幸福,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!
党委书记 邓亦林
院 长 何锦龙
2020年12月31日